文字:卜口竹/攝影:陳正國
Scene. 10
編織一個更好的地方
家有兩狗一貓的吳韋嬅,愛狗也愛貓。
然,收養只能給某些流浪貓狗更好的生活,影響有限。
因而她開始自製手工編織提袋義賣,將所得捐贈流浪動物團體,
透過環保材質的提袋販售,不僅為環保盡心,也為流浪動物盡力。
她用靈巧雙手,以Dogdogiamhere為名,為地球、為流浪動物,編織出一個更好的地方。
那日午後,溫馨的咖啡廳裡,偶遇了一隻特別投緣的浪浪。
幾番拜訪,希望能給牠一個家。然而,考量租屋處等現實條件,最後牠由另一戶好人家收養。
「我們還能為流浪貓狗做些什麼?」
在因居住環境限制下,未能收養中大型犬而消沉之際,她問自己。
2018年,台灣開始實施減塑政策,店家不再主動提供購物袋,市面上出現尼龍製的編織提袋。
熱愛冷飲的吳韋嬅,在每日自備環保杯外,希望能為環保盡更多心力,並為流浪貓狗做些事情,因此開始利用下班時間,以植物染環保麻繩,手工編織提袋義賣,扣除成本後,其餘所得捐予流浪貓狗團體。
除了首月捐贈金額尚不穩定,第二月開始,月平均捐贈金額高達兩萬元。
「我就沒有要賺錢啊。」吳韋嬅豪爽地說。
確實如此,提袋手工製作,雖製程並不複雜,
但對熟手來說,單只提袋至少得耗費半小時,
無法以機器替代的作品,每一只都獨一無二。
每日從早餐店工作下班,她便投入提袋製作。
問及,為什麼不考慮將編織提袋轉為正職?
「因為不想改變初衷。」
她給出實際的回答,她擔心,背負了經濟壓力後,會讓最初的善意變形。
從台北人潮稀疏的新中山市集開始,現今已遍佈全台各大市集、寄賣店家,甚至遠及花蓮,顧客更曾特意請朋友從香港來台面交,只因為喜歡她的理念及產品。
Dogdogiamhere從初始的黑白色系
到如今產品如彩虹繽紛
掛在太陽下,像一列充滿愛與信念的彩虹。
也如同膳魔師保溫壺,色彩鮮豔的壺身
乘載一個又一個對於地球、對於所愛的堅持與祝福。
是不是也想帶著保溫瓶出門
為我們的地球盡一份心力了呢
閱讀更多: http://bit.ly/2HyLb4z